本报讯(记者赖志凯)《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9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旨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进一步推动碳普惠机制从试点探索向规范化、纵深化发展,明确规范各环节,完善激励与监督机制,为低碳治理体系提供制度支撑。
据介绍,碳普惠是一种创新机制,对个人、家庭、社区及小微企业(机构)的自愿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管理办法》明确,在低碳出行、能源资源循环利用、分布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符合条件的减碳行为将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核算碳减排量,并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商业模式创新、绿色金融等方式获得价值激励。这意味着,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出行、节能节电等行为都有望“变现”。
北京市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创新自愿减排交易和碳普惠机制”,并从2022年起连续四年将碳普惠工作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行动计划的公众参与行动中。自2024年起,北京更是进一步把健全“碳普惠”机制作为全面建设美丽北京的重要举措。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